生態石籠網應用十分廣泛,下面從湖岸加固工程方面來介紹生態石籠網的應用和優勢特點。目前,大多數湖岸加固工程采用塊石或預制混凝土塊結構進行施工,著眼于解決因河水引起的河道邊坡穩定問題,但是忽略了河道的生態功能,而生態石籠網是一種既能保證邊坡穩定,又能維持和恢復河流生態的護坡結構。常見的湖岸整治項目大多使用平順護岸,必要時也可以使用短丁壩護岸。其中,平順護岸包括兩種形式:擋土墻和護坡。
1、擋土墻結構
擋土墻結構通常以0.5-1m的高度分層排列,并具有交錯的接縫,擋土墻結構的生態石籠網箱應安裝在流速較高的河流下部,其伸出的長度取決于網箱的高度和最大沖刷深度。如果施工場地的土壤摩擦系數較小或主動土壓力較高,操作人員可讓石籠網箱保持向后傾斜的狀態,這樣能夠有效減少主動土壓力對墻體的不利影響,但是這種傾斜結構在施工過程中比較復雜,會耗費更多時間和精力。
除此之外,當擋土墻的高度較高時,操作人員還可以使用分級式擋土墻,與純重力式的生態石籠網箱結構相比,它可以節省工程的原料成本,具有更加經濟美觀的特點。當水位較高或在防洪和緊急時期(不適合建造圍堰時),操作人員可以將擋土墻結構的下部的網箱填料換成大石頭,以形成更有利的施工環境。
2、護坡結構
護坡結構包括兩部分:低水位以下位置的腳部保護和低水位以上位置的腳部保護。主要根據水的流速確定網箱的厚度,以實現最佳的安全性和經濟性。通常,生態石籠網箱的厚度為0.17m-0.3m的網狀墊,坡度比一般為1:1.5-3,可以根據土壤的內部摩擦系數以及土壤與墊層之間的摩擦系數來確定。生態石籠網的結構符合工程力學性能,具有適應基礎變形的能力和良好的整體性。石籠網箱內的填料縫隙有利于植物生長和維護周圍生態環境,并且具有降噪的作用。除此之外,生態石籠網對地基的要求偏低,易于施工,安裝快捷,成本低廉,具有排水功能,可以保護土壤免遭洪水沖刷。